搜索
首页
开屏图 关于我们 战略管理 品牌荣誉咨询 誉问内参
誉问概况
誉问概况 社会责任 誉问动态 誉问荣誉
咨询服务
战略管理咨询 品牌荣誉咨询 组织人才咨询 业务拓展咨询 定制化咨询 海外游学项目
誉问内参
誉问研究 专业文章 誉问月刊 头部4条
活动动态
誉问活动 行业动态 咨询研究商业活动
联系我们
加入誉问
加入誉问 招聘岗位 常见问题
超越交易寒冬的增长:2025 Am Law 100排名公布
时间:2025-04-25 作者: 誉问

4月15日,ALM旗下The American Lawyer杂志与Law.com Compass联合发布2025 Am Law 100 排名。尽管2024年的交易市场整体表现疲软,美国百大律所在整体营收、盈利能力、人均产出等核心财务指标方面,依然实现了强劲增长,展现出领先律所在逆势环境下的管理韧性与盈利能力。

一、交易疲软背景下的“亮眼年”

尽管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强,2024年美国百大律所依然取得佳绩:- 总营收增长13.3%,总额接近1600亿美元;- 净收入增长16%,突破690亿美元;- 58家律所营收超10亿美元,比2023年增加4家;- 律师总人数增长7.7%,合计增加约8900人;- 人均创收(RPL)增长5.2%,达历史新高;- 权益合伙人平均利润(PEP)跃升,68家律所增长率超10%;- 非权益合伙人占比升至51%,权益合伙人占比为49%。在多个财务指标均取得两位数增长的背景下,不少律所展现出通过管理优化、市场聚焦和业务模式转型,实现抗周期增长的能力。

二、头部律所格局稳定,增长动力差异化

2025年度按营收排名前十的律所中,六家延续了去年的排名,显示出头部律所格局的高度稳定性。Kirkland & Ellis继续稳坐第一宝座,年营收达88亿美元,Latham & Watkins紧随其后,收入为70亿美元。DLA Piper、Sidley Austin 和 White & Case等亦稳居前十。此外,也不乏“黑马”身影与排名变动所映射出的增长分化。- Skadden上升一位至第4,展现出其在核心业务领域的坚实增长;- Gibson Dunn凭借诉讼与监管业务的强劲扩张跃升两位至第5;- Paul, Weiss以31.6%的营收增长率令人瞩目,成为当年最大“黑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usman Godfrey因未能延续2023年依靠风险代理案件结算所带来的收入高峰,2024年营收下滑29%,反映出高波动业务模型的脆弱性。

三、律师人均创收与权益合伙人利润

在律师人均创收(RPL)维度上,2024年整体增长5.2%,其中96家律所实现正增长。Dechert以28.1%的增幅领跑,而Wachtell, Lipton则以每位律师447万美元的创收位列榜首,延续了其在高附加值业务领域的优势地位。在权益合伙人利润(PEP)方面,竞争尤为激烈。Kirkland & Ellis首次突破每位权益合伙人925万美元的年利润,登上该指标榜首。共有68家律所的PEP同比增幅超过10%,显示出顶级律所在成本控制、杠杆使用与战略聚焦方面取得的高效成果。同时,非权益合伙人队伍仍在扩大,2024年其在合伙人总数中的占比已超过半数。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律所在合伙人架构上的灵活调整,也反映出对“稳健增长+成本管控”模式的趋同选择。

四、2025年:回归基本面,锚定长期价值

尽管2024年的亮眼表现令人鼓舞,但2025年初随着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新一轮经济政策下,市场波动性显著上升,对律所的业务节奏与客户行为均构成压力。在高利率与地缘政治持续影响企业扩张决策的背景下,律所不得不在规模扩张与利润稳定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多家律所管理者在接受《The American Lawyer》采访时均表示,未来需要更加注重运营精细化与多元风险情境下的应对能力,以应对2025年可能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

五、对中国律所的三点启示
1. 从“总量”转向“人效”
美国律所普遍将人均创收(RPL)与人均利润(PEP)作为运营健康的核心指标,而非仅关注营收总额。这一管理意识的转变,对于中国律所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尤具参考意义。

2. 合伙架构灵活化
非权益合伙人在合伙结构中的占比上升,既有助于控制成本,也使激励体系更具弹性。中国律所可在设计合伙路径时引入阶段性权益、绩效挂钩等制度,提升组织治理的灵活度与吸引力。

3. 跨周期成长力
领先律所能够在交易淡季中实现增长,关键在于其业务布局的多元化、人才队伍的长期建设以及对风险的深度管理。这些特质同样适用于中国律所的长远发展,尤其是那些立志打造“百年律所”的机构,更需关注组织的抗周期能力建设。

写在最后

通过Am Law 100排名,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国际律师事务所的状况。在全球法律市场竞争激烈、行业边界不断扩展的背景下,中国律所若希望在区域乃至国际舞台上建立更强的影响力,必须从管理体系、激励机制、盈利结构等核心维度出发,构建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数据来源|The American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