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Home
开屏图 About UWIN 战略管理 Honors Planning Consulting UWIN Internal Reference
UWIN Profile
UWIN Introduc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UWIN News UWIN Honor
Consulting Servi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sulting Brand Honor Consultancy Organizational Talent Consult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Consulting Customized Consulting Overseas study tour program
UWIN Internal Reference
UWIN Research Professional articles UWIN Monthly 头部4条
Event Updates
UWIN Events Industry Events Consulting, Research,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Contact Us
Join Us
Join Us Job recruitment Q&A
2024年中国法律市场回顾
Time:2024-12-31 Author: 誉问

岁末之际,回首 2024,中国法律市场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历经了深刻且意义深远的变革。宏观经济增速的稳健步伐渐缓,全球供应链在风云变幻中起伏不定,加之行业内部自发的结构性优化调整,三股力量相互交织,共同重塑了法律行业的整体格局。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外部环境的每一丝波动都深刻影响着法律服务的需求走向。从企业端到律所侧,各方参与者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唯有顺应时代潮流,灵活且精准地调整自身策略,方能在这充满变数与不确定性的市场海洋中破浪前行。

本文基于对三位企业法务总监及律所合伙人的深度访谈,萃取其一线实践经验与行业智慧精华,并融入誉问团队的独立思考与专业洞察,旨在对 2024 年度中国法律市场的发展脉络进行一次全面且精炼的梳理,为业界同仁呈现一幅清晰、准确且具有前瞻性的市场发展全景图,以期为各方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一、回顾过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法律市场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格局动荡起伏,中国经济增速渐缓,步入发展调整期。特别是制造业、房地产、金融等传统支柱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成本高企、需求疲软等问题致使其发展压力尤为凸显。

经济形势的变迁深刻重塑了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的生态。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诉讼、合同审核等基础法律服务,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风险多样化,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全方位需求。如今,企业对法律服务的诉求正大步迈向更为前瞻性、战略性的合规体系构建、资产重组优化以及风险精准防控等高端领域,以应对日益严苛的市场监管和变幻莫测的竞争态势。与此同时,国内外政策法规的频繁调整,进一步督促企业与律所必须紧密跟随法规步伐,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法律服务响应机制。

主要挑战:

1.经济下行压力。宏观经济的下行趋势使得企业盈利空间遭受挤压,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在法律支出方面更为谨慎,整体法律需求的增长步伐明显放缓,部分传统法律业务领域业务量呈现下滑态势,市场萎缩明显。

2.市场竞争加剧。律所行业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在并购、融资、争议解决等热门业务领域,众多律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模式趋于相似,缺乏明显的差异化优势,陷入价格竞争的红海泥潭。在此情形下,律所若要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崭露头角,实现业务的突破与拓展,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挖掘独特的服务卖点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路线来实现差异化发展。

3.行业需求多样化。随着各行业加速转型升级的步伐,新兴技术与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多元。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科技、能源、环保等前沿领域,新的法律问题和风险点层出不穷,传统的法律知识体系和服务模式已难以应对。这就要求法律服务机构必须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快速提升团队在新兴领域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以满足企业日益多样化、精细化的法律需求,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主要机遇:

1.企业战略转型。企业纷纷开启战略转型之路,力求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拓展融资渠道、强化合规建设等手段重塑竞争优势。这一系列的转型举措都为法律服务机构创造了广阔的业务空间,推动了企业对高端、战略性法律服务的需求呈快速增长之势,成为法律市场新的业务增长点。

2.数字化转型。AI、大数据、智能合约等前沿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律所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和运营模式。通过数字化工具的赋能,律所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实现精准的客户需求分析和个性化服务方案定制,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3.跨境业务增长。企业出海热潮的蓬勃兴起以及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跨境投资、贸易、合作等活动日益频繁。这无疑催生了大量的跨境法律服务需求,涵盖国际商务谈判、跨境争议解决、海外合规运营等多个领域,为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境服务能力的律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使其能够在全球法律市场的舞台上展现中国法律服务的专业力量。

二、法律服务需求的变化

1. 经济放缓如何影响法律服务的需求

2024 年,经济缓行的浪潮波及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市场波谲云诡,企业扩张与投资脚步踌躇,转而聚焦风险削减与内部资源调整配置。于是,法律服务风向转变,从诉讼支持迈向合规、重组与风控等领域。企业更倾向于依赖专业的外部法律顾问来陪伴自身成长发展。

郭香龙:“律师和企业法务部门是极度互相成就的关系。从律师端理解,律师的法律服务工作做得好,不但能首先能成就自己,包括自身专业能力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当然也包括自身收入的提高,其次,律师法律服务工作做得好,也能为企业法务部门减轻工作负担与压力,同时也会为法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增色,从而使得法务部门的工作在企业内部也获得好评。”

2. 企业对法律服务的转变:从传统诉讼到战略性支持

企业对法律服务需求迭代升级,从传统事务性的具体专业服务转变为战略协同的伙伴关系。往昔聚焦争议化解、合同处理的单一模式已渐成过往,如今,企业逐渐将目光投向企业战略擘画、跨境并购布局、合规体系精筑以及内控机制夯实等关键维度。

周颖:“法律服务类型的变化:相比往年由于涉及到几个大项目,公司使用的法律服务增加了由于集团某地工厂整体搬迁而产生的群体员工安置方案设计、与群体员工现场谈判、劳动争议的解决等劳动人事及资产处置的服务需求。

外部律师的参与度:重大项目中公司安排外部律师从方案的设计起草、风险分析,到与政府的沟通、与交易对手的谈判、各种项目中产生新变化的处理与引导,外部律师都被安排到第一线提供法律服务。

律师商业思维和法律经验的高要求:内卷化的加剧,行业内个别国内竞争对手忽视法律风险漠视公平竞争的疑似不合规做法给公司法律合规的要求提出了新挑战。反映在法律服务变化上,增加了对于律所合伙人兼具丰富法律经验,以及战略商业思维的要求。不仅仅是基于法条与经验给出法律风险分析,而是与公司内部律师、公司业务伙伴一起找出商业机会与法律风险的平衡之道。”

赵鹏:“内部协同与联动增强:实现了监察、审计、风险管理与法务的高效联动,形成大风控体系。法务团队将法律知识融入业务决策,共同解决融资展期、降租闭店等痛点问题,提升公司整体风险防控能力。

专业分工精细化:围绕公司业务需求,法务团队成员在不同领域进行专业分工,如在商业亏损项目处理、建设工程纠纷应对、公司廉正建设等方面,各有专长的法务人员协同作战,提高工作专业性和精准度。”

3. 不同行业的法律服务需求特点

当下,各行业的法律服务需求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在传统行业中,金融行业聚焦于合规经营、反洗钱举措以及金融监管的应对,法律需求呈持续上扬之势;房地产行业因市场波动,对破产重组、债务清理等法律事务支持的渴求愈发显著;制造业则侧重争议的妥善化解、资产重组的高效推进以及合规体系的扎实构建。

而新兴行业方面,科技、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蓬勃发展,对知识产权的严密保护、数据合规的精准把控以及跨境交易的专业护航,其法律支持需求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亟待专业法律服务的有力支撑。

赵鹏:“专业能力与经验:优先选择在相关领域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或律所。例如在重大疑难复杂的行政复议、建设工程、商事诉讼等领域,我们倾向于与有成功案例且理论知识储备丰富的律师合作。

资源拓展能力:在个别案件中,看重律师能否为公司和法院、鉴定机构等搭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桥梁,打破信息壁垒。例如在区域市场排名榜单表现出色且在特定区域拥有广泛人脉和沟通渠道的律师事务所,如汇业西安所何四为主任、观韬所张莉律师等,能有效促进案件信息流通,助力案件推进。

成本效益平衡:鉴于公司全国化布局,综合考量公司法务差旅成本与外部律师收费标准,寻求效率与价值的最佳平衡。对于标的较小、争议不大、距离较远或批量性的案件,倾向于与规模适当、收费合理且能长期合作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如在处理一些常规案件时,通过长期合作实现成本控制和高效服务。”

此外,科技与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和数据隐私成为科技行业最大的法律挑战,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合规等方面的需求大幅增加。

三、律所转型与竞争加剧

于法律服务需求嬗变之际,律师事务所亦深陷业务模式转型的漩涡,承受着重重压力。为契合市场律动,众多律所纷纷加码合规、重组以及金融领域的资源投入,并积极探寻与企业法务部门更为紧密的协同合作路径。相较于往昔单一的诉讼业务范式,当下企业对综合性法律服务的诉求愈加强劲。律所亟待从传统的 “事务性” 服务桎梏中挣脱,向 “战略性” 服务的广阔天地迈进,借此强化自身竞争力,方能在市场浪潮中稳立潮头。

1. 律所如何应对市场同质化竞争

诸多律所的服务内容呈现趋同态势,价格亦趋于透明,客户遴选的标尺已不单局限于专业能力与经验的权衡,更涵盖效率与成本的精妙平衡。

2. 律所如何创新服务方式

在法律服务的激烈竞争赛道上,律所纷纷开启创新变革之旅,力求在效率、成本与专业化之间找到完美平衡,从而崭露头角。一些具有前瞻性目光、紧跟时代步伐的律所,积极引入科技工具为自身赋能。从合同自动化流程的精简化,到智能合约的巧妙运用,服务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他们还深入挖掘 “定制化” 法律服务的潜力,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独特需求,量体裁衣,打造专属的法律解决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科技在法律服务供给领域的应用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越来越多的律所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将 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融入日常工作中。在合同审查的精准度、法律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案件预测的准确性等关键环节,AI 和大数据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借助智能化工具,律所不断优化案件分析、法律检索、合同审查等流程,使其朝着高度自动化的方向迈进,最终实现为客户呈上更高效、更具性价比服务的目标。

郭香龙:“我所在的初亭律师事务所主要业务是偏疑难重大一些的商事争议解决,因此,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压力或影响尚不特别明显,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在案件分析、办理环节已经在有意识运用AI、大数据等工具,并已从中受益。通过运用AI、大数据等工具,案件的研究分析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节省的智慧资源可以投入到更深、更远的地方。总之,我们是数字化转型的受益者。”

3. 小型律所如何在大律所的竞争中找到突破口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格局下,小型律所面临着如何在大型律所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生态中精准锚定自身独特竞争优势的关键挑战。部分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的小型律所,通过深入聚焦特定细分领域,凭借在专业纵深上的精研细究,辅之以高度个性化、定制化的高端法律服务解决方案,成功切入市场,逐步构筑起自身稳固且独特的市场领地,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沉淀与积累。

众多小型律所积极顺应时代趋势,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举措,借助在线法律服务平台的强大辐射力,有效突破了传统地缘限制的业务拓展瓶颈,得以将业务版图向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稳步延伸,进而显著提升服务效能与品质水准。此外,小型律所在人才管理维度持续深耕细作,优化人才结构与激励机制,同时在业务模式上勇于探索创新,通过构建灵活多元、贴合市场需求的业务体系,全方位强化自身综合竞争力。

郭香龙:“谁家的制度更适合自身业务特点,且能较好调动、协调好合伙人、律师,及中后台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谁家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无疑将很大程度上助力该律师事务所在法律服务市场上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广。”

四、展望未来——合规与创新驱动法律服务

展望即将到来的2025年,中国法律市场仍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与机遇。经济复苏的潜力将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展需求,但与此同时,日益复杂的国际法律环境和更加严格的合规监管,也将要求企业和律所进一步加强对于潜在法律风险的预见和防范。

随着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愈加多元化,法律服务市场将朝着更加专业化、定制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对律师的要求也将从“事务性”工作转向更具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法律服务。

企业法务和律师事务所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拓宽视野,加强技术与创新的应用,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4年,中国法律行业经历了多重变化,企业的法律需求从事务性工作转向了更为复杂和战略性的合作模式。律所不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通过创新和专业化来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随着法律科技的迅速发展,技术手段将在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服务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